【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 春分节气介绍
人们都知道,春分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在我国古代,春分是帝王春天祭日的时候,而在民间则将这一天作为踏青的开始。除了历史民俗意义以外,在现代天文学中也有一个与春分有关的概念叫做春分点。
当人们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就称为春分点。
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冬至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向北移动,在春分那一天通过这一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
太阳在天球上从南向北移动,运行到天球赤道和黄道的交点,此时称为春分,是北半球春天的中点(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约发生在3月20日或者3月21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平分),故称为“分”。简单的说,春分点(与秋分点)就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的那一刻。
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
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说,就已经进入夏季和冬季时春分三候,所谓的三候是指一个节气,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喜欢根据气候特征或是现象分别起一些通俗易懂的名字来形容节气的变化。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我们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guyuezhongli
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正在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