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世界,认识自己
为引导中职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成为有文化、有素养、有高尚品德的新时代技能型人才。上海市教委职业教育处携手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联开展了此次“书香飘校园 经典引人生”主题讲座。通过此次活动加大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使当代中职生成为技能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袁岳博士,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独立媒体人,央视策略顾问。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MPA,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交大、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兼职教授……这位及企业家、演讲家、学者等众多头衔于一身的袁岳博士就是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与印象里那种刻板的讲座不同,袁岳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他个人经历,娓娓道出本次讲座的主题“阅读人生,感受经典,开阔视野,坚定梦想”。
行万里路
可以说以前的袁岳老师有一点宗族歧视心态,总感觉黑人不算是完整的人,对之十分轻视。直到在哈佛的美食节上才发现,其实非洲兄弟的饮食和我们最为接近。而当袁岳老师去非洲旅行并且与非洲家庭一同生活两个月之后,才深刻的认识到无论是生活的方式、与人交往的方式还是庆祝的方式都与我们中国人十分相似。而造成以往那种偏见的源头就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并不深刻,而且在并不了解的时候我们就轻易的对这个世界下了一个定义。
我相信有很多人认为印度在发展上也许不如中国,至少我以前是这么认为的。而去过印度的袁岳老师并不认为印度的一切都比我们落后,至少印度的工厂管理水平方面比我们要先进。印度的家庭的孩子很多都是中学毕业生而且必须经过一年到一年半的职中教育,然后在工厂里继续进行一年到一年半的职业培训才能上岗,而采用这种管理教育方式的工厂所出产的产品残次率仅是我国工厂的三分之一。由此也可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旅行,我们去往了很多不同的地方,感受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
破万卷书
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读书比旅行更有效率。尤其是作为在校学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很低的成本来了解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在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读好书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或是通过网络、微博等去了解世界的发展。
可以说读书习惯也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在古代,老子的道德经渺渺数行,但也许要几斤的竹简上才能书写完整。以此充分的体现了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
但读一本完整的书毕竟和微博不甚相同,一本完整的书是一个系统。想要当一个行业的领头人就必须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的全部的、系统的知识。所以在当今有系统的人胜于没有系统的人。而读书的本质正是了解系统、选择系统。
以下袁岳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个读书的方法:结构式阅读。所谓结构式阅读就是为自己找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书去阅读,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去突破现有的知识瓶颈。在学好我们本身专业的同时也要不断去了解别的知识开阔我们自身的眼界。
当知识、视野扩展的时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宽广。当以更好地眼界去了解世界的时候,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认知会得到巨大的改变。希望能做到如袁岳老师在讲座开始之时对我们说的那样:以超越我们的中学,超越我们的校园,超越我们眼前所在的城市,用更宽广的半径看地我们这个世界。
追逐梦想
“抛开自己是一名中职生的身份,抛开自己或许仍然稚嫩的年纪,抛开一切束缚,作为一个独立的灵魂,试问对于未知的事物是否还存在好奇、探望的冲动。对于自己曾经的梦想是否还有坚持追逐的勇气。”这是袁岳老师的第一个问题。
袁岳老师说小时候的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环游全球,一个是成为世界级的大文豪。虽然到现在为止他并没有完全实现他的梦想,但他仍坚持着隔一段时间就出版一本书的习惯,而第一次环游世界的目标也即将在未来的五年内完成。他说:“人生如果去计划着,规划着,每隔一断时间去看虽然不一定能完全的实现目标,但是这个规划会改变你的人生。”
小时候的袁岳老师是在一个农村的非重点中学读书,他甚至还想好了万一没考上大学,他就去当乡广播站的播音员或者广播员,在当播音员的同时一边写稿子,用这样一个十分草根的方式成为大文豪。为了完成他做一名大文豪的梦想,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习惯,每篇日记保持上千字。当然袁岳老师最后还是考上了大学,不过拥有着良好写作技能的他在之后的道路上也走得很顺利。
正所谓身怀一技,走遍天下。然而作为身怀一技的中职学生并不比大学、大专生差,更何况我们还有学习、进步的空间。不要把今天的状况就看做一辈子的了,生活充满希望不要被自己的认知束缚,要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要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
MILLDY
易班大学正在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