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以“身”示榜样 学子以“脚”显意志
2013年10月19日清晨六点多钟的中华职业学校,人声鼎沸、彩旗飘扬。这个原本应该宁静的周六被名为“跋涉60里 走向大学城”的活动再次点燃了激情。
走近操场,真可谓是“黑压压”的一片---身着黑色、印有“跋涉六十里,走向大学城”字样T恤的学生与老师正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或认真察看学校下发的路线图,或讨论着马上将开行的最佳方案。向往、期盼、兴奋、激动之情溢于每个人的言表。
7点30分,简短的开幕式后,随着唐威校长一声令下,近千人从鲁班路411号浩浩荡荡地向松江大学城“进军”了。“跋涉60里 走向大学城”的活动再次点燃了激情。
“这项活动始于2009年,至今已连续开展了五次。当时的创意,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更主要的是……”,说起活动开展的缘由,压阵的唐校边走边解释道,“长期以来,在相当层面上,人们总习惯仅仅用学科分数平面、片面地评价智商类型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实际水平和立体特点的中职生;把中等职业学校看成是‘三差生、失败者’的‘集中营’。在一些偏见之下,中职学生常会感到‘抬不起头’,在与老师、同龄人的交流中常会流露出自卑的情绪;中职教师对中职教育也存在信心不足等问题。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希望寻找到密切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提升学生自信、磨练学生意志、增强团队凝聚力等目的有效途径……于是,60里‘暴走’的方案应运而生。在这一活动中师生同行、学生结伴同行,路上相互鼓励,增进友情;老师以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学生,收获坚强、肯定与成功,促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只有付出艰辛,只有努力奋斗,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松江大学城作为目的地时,分管教学的马言标校长接过话茬说,“从目前国家、教育部、上海市相继出台的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已被提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超过普通高中教育,进入高职学习,获取高一级的学历证书已成为许多中职生的奋斗目标。因此,选择松江大学城,一是让学生开阔视野,感受大学的人文气息;二是激发学生不断向上攀登的信念。”
“于我们而言,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挑战了自我,更促使我们对让学生经历何种历程进行深一层地思考,对人生和教育有了深一层的体悟。作为生命的体验者,我们要教会学生淡定看待人生的繁华喧闹和冷僻幽静,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展翅翱翔;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好好把握与学生相处的寸阴时光,尽己所能地将最丰富、最精彩的景象展现于学生眼前,让他们在回首三年中职岁月时少些遗憾与懊恼,多些灿烂与美好!” 13西烹1班刘玥老师、12旅游周立老师、13航空周雪琴老师等众多班主任们说。
由黄炎培等先贤于1918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职业学校”,如今,她正以累累成果,彰显老字号的内涵,展现国家级重点职校的风采。“跋涉60里, 走向大学城”活动,自 2009开展以来,从首次的70多位师生变成了800多位师生,今年更是吸引了学生的家长和附近社区的居民。这段绵延60里的脚印,不仅是一段奇妙旅程,不仅能成为参跑者有趣的谈资与美好的回忆,更能激发出有益于学生有益于学校诸多方面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